水產養殖是世界糧食生產行業中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在過去二十年中,水產養殖產量和人均魚類消費量急劇增加。養殖方法從半精養技術向精養技術轉變,以及應用抗生素控制病害暴發是水產養殖產量呈上升趨勢的主要因素。抗生素通常存在于水產養殖環境中的亞治療水平,這增加了對耐藥細菌的選擇壓力,并刺激了水生環境中的耐藥基因轉移。現在廣泛記錄的是,抗生素耐藥基因和耐藥細菌從水生環境運輸到陸地環境,可能對人類和動物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然而,在主要水產養殖生產國,與水產養殖中抗生素使用和細菌耐藥性相關的數據非常有限,甚至不存在。特別是,魚類和貝類中抗生素的殘留水平沒有得到很好的記錄。最近,一些國家已經確定了魚肌肉或皮膚中抗生素的最大殘留水平(MRL);然而,許多抗生素尚未確定。因此,需要采取緊急的普遍努力來監測抗生素濃度和耐藥細菌,特別是多種抗生素耐藥細菌,并評估水產養殖中的相關風險。最后,我們建議采取主動行動,制定統一的抗生素注冊程序,建立魚/蝦的最高殘留限量,并確保在全球魚類和貝類養殖中僅使用水產養殖抗生素。
本綜述包括水產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及其可能的生態、耐藥性和人類健康風險,以及重要的當前政策和監管框架以及未來的關注點。越南、印度、泰國和孟加拉國等主要水產養殖生產國很可能在水產養殖中使用大量抗生素。然而,其中一些國家沒有嚴格的政策和監管框架,或者沒有嚴格執行法規。本綜述的主要重點是制定一項統一的法規,特別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法規,并在水產養殖中保持適當的抗生素使用劑量和數量,以生產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水產品。最后,我們建議建立一個針對特定國家的抗生素使用情況、劑量、停藥期數據庫,最重要的是抗生素耐藥性數據庫,以便更好地管理并在未來實現可持續的水產養殖生產。